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全国首家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实现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工作落实落地,营造具有首都特色的法治营商环境作出贡献,受到广大民营企业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探索并践行了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模式,初步建立了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四驾马车”,形成政府主导、工商联搭台、专业人员唱戏、广大民营企业受益的运转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共建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首善标准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痛点产权保护问题,2019年7月,北京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建立北京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由北京市委常委齐静负责,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发展改革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10部门组成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北京市工商联。经过两年的努力,创造性地建立了全国首家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已实现市区两级体系全覆盖。同时,建立了4家市级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和31家区级维权服务平台,提供法律服务20722次,其中,法律咨询服务9800次;代理诉讼案件服务3509次;代理调解案件服务7413次,成功调解2568件案件。此外,反映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线索18件,对接北京12345热线,为323家民营企业提供了免费法律服务。为实现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工作落实落地,营造具有首都特色的法治营商环境作出贡献,受到广大民营企业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探索并践行了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模式,初步建立了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四驾马车”,形成政府主导、工商联搭台、专业人员唱戏、广大民营企业受益的运转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共建模式。
北京市工商联“四驾马车”工作模式
立足首都大统战工作格局,聚焦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依托政府部门力量,借助社团组织平台,充分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搭建以“市工商联与市区法院合作建立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与市检察院系统共同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工作、与市司法局合作推动商会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和商事调解工作、与社会力量共同搭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四驾马车”工作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市工商联与市区法院合作建立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
市工商联与北京一、二、三、四中院及东城法院共同建立了“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组织的商会调解及律师、退休法官的专业调解等各方资源优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积极探索诉调对接机制,开展了大量产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动多元调解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市工商联在北京一中院设立的北京市首家“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仅用7天时间就成功调解一起标的2200多万元、长达13年的合同纠纷案。石景山区产权保护体系依托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构建共享式专业调解资源供应链,采取“驻院调解+专业调解”相结合模式,缩短纠纷化解周期,提升企业维权效率。
第二,市工商联与市检察院系统共同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工作。
2021年,市工商联、市检察院等12部门共同启动北京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工作。试点检察机关在办理涉企犯罪案件时,对符合企业合规适用条件的,交由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选任组成的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对涉案企业合规承诺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监督和考察,考察结果作为检察院依法处理案件重要参考,以此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或者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等。市工商联承担市级第三方机制管委会日常工作,并牵头组建市级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名录库。在市检察院带领下,市工商联严格对标中央层面要求,会同相关成员单位,共同参与选任方案等有关制度文件的制定工作,组织召开市级第三方机制管委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同时,市工商联还成立了工作推进组和监督保障组,确保相关工作依法依规有序开展。目前,正在开展市级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的推荐工作,预计于2021年底前完成人员名录汇总,于2022年1月中旬正式建成市级名录库。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通州、大兴、昌平八个试点区在市工商联推动下建立了“区级合规试点工商联工作群”。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区工商联参与了区检察院召开的企业合规听证会,朝阳区工商联与区检察院签署了相关工作协议。
第三,市工商联与市司法局合作推动商会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和商事调解工作。
积极推动商会组织建立调解机构,市工商联与市司法局联合下发文件,指导行业性、专业性商会组织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截至目前,已建立工商联商会调解组织17个。通过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组织线上线下培训等,及时了解商会调解组织运行情况,不断提升商会调解能力。同时,为填补商事调解行业规则空白,实现商事调解可持续健康发展,市工商联积极作为、主动担责,认真研究相关制度文件,听取调解组织意见建议,与市司法局交流研讨制定商事调解工作标准和规范的可行性。商会组织通过开展人民调解与商事调解,为化解民营企业矛盾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北京投融资商会产权保护调解中心,与多家法院开展对接,采取诉前调解、保全调解、执行调解一体化模式,成功调解多起金融债权案件。海淀区工商联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专业优势,成功调解多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并走进展会答复企业相关咨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第四,市工商联与社会力量共同搭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
市工商联采取线下、线上两种模式建立北京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为民企开展法律咨询、案例分析、诉调对接、普法培训等服务。线下,与4家优秀律师事务所合作建立北京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开通平台服务热线,并负责答复12345热线转来的民营企业法律咨询件;与市司法局和市律协共同组建207名律师组成的体系律师团队,并在疫情期间,组建了由53家律所148名律师组成的抗疫律师服务团队。线上,开通了北京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微信公众号,设立“维权服务”“政策法规”“以案释法”“律师团队”等15个二级菜单栏目;开通“民营企业普法大讲堂”头条号,为商会企业开展普法宣传直播。石景山区从区律协会员中遴选律所代表,与区工商联14家商会“一对一”结对建立商会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商会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服务,区律协配合区工商联开展工作督导,实现“一所联一会”工作模式全覆盖。
存在问题及工作设想
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市区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开展体系工作所需人员和经费保障不足。
下一步北京市工商联将继续探索完善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北京市委十二届十八次全会精神的领会贯通,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更加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服务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首都的新发展。二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提升体系运转效能。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及时总结提炼受到企业欢迎的经验做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模式,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同时,根据首都民营经济发展特点,优化工作方法,形成工作闭环,实现有效衔接。三是进一步发挥工商联平台优势作用,强化与各政府部门协作。与体系各成员单位加强交流沟通,共同开展研究部署,形成体系工作更大合力,为首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苏璇 单位:北京市工商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京ICP备2023003711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3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4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京)字第 067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7]1029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8-02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85585 传真:010-67472788 邮箱:beijingtaoci@163.com
Copyright© 北京陶瓷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