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北京陶瓷商会
  • 闽龙董事长陈进林受邀出席“迎新年全国陶瓷礼物联展”并致辞
  • 闽龙陈进林:瓷砖消费最大隐患是水泥砂浆
  • 走进闽龙广场-细品陶瓷魅力 寻觅陶瓷文化馆
  • 辉煌4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陶瓷精品全国巡展在京隆重开幕
  • 中国瓷·北京事——我和陶瓷物件的北京故事征集活动启幕
  • 北京陶瓷商会助力陶瓷企业新常态升级分享会
让古陶瓷能“说”会“动”还“好玩”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 作者:北京陶瓷商会 | 发布时间: 2023-03-17 | 2197 次浏览 | 分享到:

古老的传统技艺,在现代高新技术的加持下,散发出神秘而醇厚的光彩。2022年国庆节开放至今的江西景德镇“御窑天下·青花秘境”特展,已经吸引了30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并有10余万人参与“青花秘境”角色扮演线上游戏,让人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不同于传统文物展览,“御窑天下·青花秘境”特展以全域、跨界、数字共生为核心理念,打破了博物馆的空间局限,将景德镇陶阳里御窑景区里的考古遗址展示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全部纳入到展览之中,以创新的展陈形式和艺术互动装置,让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云冈研究院、扬州博物馆等馆藏的元明时期青花瓷“走”出博物馆,为观众带来奇妙的“秘境”观展体验。

“‘御窑天下·青花秘境’特展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数据为基础,实现了线上、线下空间互联,共同呈现了一部以青花为纽带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不仅让古陶瓷能‘说’会‘动’还‘好玩’,真正让文物融入时代和生活,还让观众在愉悦的观展和趣味十足的线上游戏中感受到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了中国陶瓷文化故事。”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

(一)

举世闻名的景德镇,是一座由瓷而生、伴瓷而兴、因瓷而名的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它肇始于中唐,崛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绵延至当代,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和100多年的现代陶瓷史。

千年瓷都景德镇,素以“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著称,创造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是世界古代制瓷业集大成者。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它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从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专门烧造皇室用瓷的“浮梁磁局”,到1911年景德镇御窑厂“寿终正寝”。在长达632年的时间里,景德镇御窑厂聚集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工匠,选用当地最优质的原料和进口原料,不计成本,为宫廷烧造了不计其数的御用瓷器。景德镇御窑厂因此成为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皇家窑厂。明清两代,几乎所有的创新技术都发生在景德镇御窑厂,最精美的官窑瓷器也大多产自这里。景德镇御窑厂被誉为瓷国“皇冠上的明珠”,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根”和“魂”。

“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瓷器专供‘国之大是’和皇室使用,大批未被选中的御窑瓷器则被砸碎深埋地下。”翁彦俊告诉笔者,景德镇是瓷器种类丰富、名品数量繁多、瓷业底蕴深厚的古陶瓷产地,在世界古陶瓷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及其前身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故宫博物院考古所等单位,成功对唐代的南窑遗址、兰田窑遗址,五代的湖田窑遗址、杨梅亭遗址,宋代的银坑坞遗址、落马桥窑址,元代的丽阳窑遗址、绕南古瓷窑遗址,明清的御窑厂遗址、观音阁古窑址等进行了30余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古代窑业标本近百吨,收集碎瓷片近2000万块,其中明清御窑瓷片占比较大。

在古陶瓷专家眼里,景德镇的海量古陶瓷碎片时代序列齐全、考古信息丰富,蕴含的相关数据极具权威性——因为与珍贵的古陶瓷完整器相比,古陶瓷碎片更利于开展技术检测,能适应能谱电镜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现代仪器设备对检测对象的要求。

“这些破碎的古瓷片,出土地点明确、地层清晰、品类丰富,可以表面观测纹饰,拼接还原器型,切片了解坯胎,磨粉分析材料乃至烧成温度等。”翁彦俊说,每一块古瓷片都能解析出上百条信息,其价值毫不逊色甚至高于同时期的传世藏品。

多年来,凭借独特的陶瓷考古和文保资源以及健全的配套设施,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先后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内外诸多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考古合作,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上百个窑址近20000件陶瓷标本的分析数据,初步建立起景德镇古代陶瓷基本科学数据库。

基于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和数字化技术水到渠成的时机,从2021年7月起,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开始筹建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与之长期合作的国内顶尖院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加入基因库的采集研究工作中来。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22年6月11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揭牌,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管理平台也随之运行,不仅生动诠释了“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也传递了文物融入时代和生活的开放、共享精神。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的揭牌,标志着一个集资料存储、考古研究、科技分析、保护修复、成果展示于一体的中华陶瓷文明文物基因库建设,在千年瓷都景德镇正式启动。

(三)

制定标准,成为建设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的关键一步。

翁彦俊说,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已经拟定了《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建设方案》和《瓷器基因库实体样品管理、制备及保存标准(试行草案)》,完成了制样空间、基因库房的建设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初步建设,开展古陶瓷文化知识图谱展示和传播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