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北京陶瓷商会
  • 闽龙董事长陈进林受邀出席“迎新年全国陶瓷礼物联展”并致辞
  • 闽龙陈进林:瓷砖消费最大隐患是水泥砂浆
  • 走进闽龙广场-细品陶瓷魅力 寻觅陶瓷文化馆
  • 辉煌40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陶瓷精品全国巡展在京隆重开幕
  • 中国瓷·北京事——我和陶瓷物件的北京故事征集活动启幕
  • 北京陶瓷商会助力陶瓷企业新常态升级分享会
10月1日试运行的“碳关税”会带来哪些新挑战
来源:北极星碳交易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3-11-14 | 1811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8月,新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下文简称《新电池法》)生效,法规涉及碳足迹、电池原材料回收比例、电池护照等,自2024年7月起,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到2027年7月要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制要求。

“《新电池法》的碳足迹,要求以全生命周期为边界核算,也就是摇篮到坟墓都要算在内,这对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上下游碳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国内做的大多是摇篮到大门,特别是缺少对下游电池回收处理环节的碳数据的关注。”董伟说,电池护照要求企业披露的数据,还有可能涉及到企业自身数据安全、产业安全等。

  提升碳管理意识及能力

“直接受到这些绿色经贸规则影响的企业,应提前做好碳信息统计和对标准备。”董伟建议,企业建立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算体系,与国际同行先进水平对标,提高自身碳排放管理水平,细化管理、采购、运输、生产等环节,同时也应该贯彻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要求,及时了解行业“双碳”动态。

除了关注相关法规的具体要求以及后续细则的出台,吕晶建议企业也可以根据国际常见标准计算碳排放,如ISO14064、ISO14067等,虽然不同法规具体计算规则可能不同,但逻辑方向相似,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减排空间。

“不是为了减碳而减碳,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减碳。应对类似绿色贸易规则,最根本的还是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推动产品走向中高端,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降低产品的碳排放。”王培红认为,从长远来看,更需要修炼好“内功”,持续推进节能降碳,研发和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能源效率、使用清洁能源、优化供应链等,降低产品碳排放。

“绿色低碳特钢材料的研发对公司来说是发展机遇,而行业低碳生产技术则是巨大挑战。”兴澄特钢党委书记、总经理白云谈到,目前公司已经完成碳管理体系贯标,编制发布了全球首个《(汽车用)特殊钢PCR》,推进碳管理平台建设,同时正在有序提高短流程电炉炼钢,与下游客户联动开发全生命周期低碳绿色产品,“碳足迹分析涉及上游原辅材料的碳排放数据,目前国内缺少类似的数据库,希望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建立相关原材料数据库,支撑企业完成全流程的碳足迹分析。此外,认证涉及企业核心数据安全问题,希望有关部门组建国内第三方认证机构协助完成产品碳核算认证工作。”

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此前曾问卷调研我省钢铁、动力电池、光伏等行业的120家重点企业,结果显示,企业普遍反映信息渠道不畅、应对能力有限、数据获取困难等。涂远东建议,开展政策跟踪和行业风险预警,推动重点行业碳管理能力建设;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引导重点出口行业生产力布局优化,支持重点行业绿色提升改造、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展行业低碳供应链示范;加快低碳制度创新,提升绿色公共服务能力,培育低碳认证咨询服务业,开展零碳产业园区、企业和产品试点以及ESG示范,鼓励探索用能权交易,增强绿电供给和绿电交易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