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市工商联与社会力量共同搭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
市工商联采取线下、线上两种模式建立北京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为民企开展法律咨询、案例分析、诉调对接、普法培训等服务。线下,与4家优秀律师事务所合作建立北京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开通平台服务热线,并负责答复12345热线转来的民营企业法律咨询件;与市司法局和市律协共同组建207名律师组成的体系律师团队,并在疫情期间,组建了由53家律所148名律师组成的抗疫律师服务团队。线上,开通了北京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微信公众号,设立“维权服务”“政策法规”“以案释法”“律师团队”等15个二级菜单栏目;开通“民营企业普法大讲堂”头条号,为商会企业开展普法宣传直播。石景山区从区律协会员中遴选律所代表,与区工商联14家商会“一对一”结对建立商会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商会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服务,区律协配合区工商联开展工作督导,实现“一所联一会”工作模式全覆盖。
存在问题及工作设想
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市区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开展体系工作所需人员和经费保障不足。
下一步北京市工商联将继续探索完善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北京市委十二届十八次全会精神的领会贯通,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更加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服务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首都的新发展。二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提升体系运转效能。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及时总结提炼受到企业欢迎的经验做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模式,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同时,根据首都民营经济发展特点,优化工作方法,形成工作闭环,实现有效衔接。三是进一步发挥工商联平台优势作用,强化与各政府部门协作。与体系各成员单位加强交流沟通,共同开展研究部署,形成体系工作更大合力,为首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苏璇 单位:北京市工商联)